<
粤科学习在线

资讯信息

产业科技齐奋进 打好经济攻坚战

来源:南方日报    作者:   发布日期: 2025-03-11 09:10:31.0

 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超70%;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率75%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;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……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广州市国资工作会议上,广州国资2024年度“成绩单”亮点纷呈。

 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和“主力军”,广州国资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、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展望2025,广州国资将围绕“拼经济、优布局、补短板、促改革、保安全、作贡献”这条主线,奋力打好经济攻坚战,深入实施湾区建设走深走实、产业结构跃迁升级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、国资监管效能提升、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、高水平安全护航、国企党建凝心聚力等八大行动。

  拼经济 对标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布局

  过去一年中,广州国资系统奋力拼经济稳增长、谋布局调结构、抓改革促创新、强党建防风险,实现国有经济稳健发展,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、实现新突破——

  广汽集团、广州地铁集团获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称号(全国50个);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开通、“地铁+城际”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;如祺出行成为港股“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”;领投文远知行、小马智行成为“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”“全球Robotaxi第一股”。

  截至2024年底,全市国企资产总额突破7万亿元,达7.3万亿元,同比增长5.4%。“双百”“科改”企业数量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一,4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、15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,居全省第一。

  2024年,广州国企落实制造业立市,在地工业投资额、制造业投资额均同比大幅增长,分别增长17.5%和38.5%。15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占全市的20%。

  广州国资国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,完成市“攻城拔寨”重点项目投资额、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占全市的26.4%、18.2%。在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0.8%。同时,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,推动高端装备制造、汽车等“广州智造”产品走出去,市属国企出口收入增长28.6%。

  2025年,对标广州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不少市属国企纷纷提及“优布局”,抢占新赛道。

  广州工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景广军表示,将聚焦汽车零部件、智能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新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,聚力打造“1个千亿级+3个五百亿级”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。发挥工控资本平台500亿规模的全生命基金群优势,加速孵化布局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。

  “稳合资、强自主、建生态,是2025年广汽集团三大任务。”广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冯兴亚谈到,将全力推进自主品牌一体化运作,全面布局增程、插混、纯电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,2025年推出7款全新车型,产销跨越百万辆大关。

  广州市国资委负责同志提到,2025年将贯彻落实广东省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、广州市加快构建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部署,聚力“两业融合”“两化转型”,研究编制市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“十五五”规划,“一企一策”制定高质量发展方案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也将于2025年迎来收官之年。据介绍,广州国资系统将纵深推进“双百”“科改”以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专项改革任务,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,更广更深落实“三项制度改革”,普遍推行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,推动符合条件的市属国企推行工资总额周期制管理,试点推进公益类企业竞争性业务与公益性业务分类考核。

  强科技 市属国企加快破题关键技术

  在2024年的盘点中,有一项成果“含新量”较高——市属国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,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超70%。其中,孚能科技、因湃电池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,广电计量总部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建成开园,广州产投、创投母基金招引芯片设计制造、生物制药等28个项目落户广州。

  多家企业在飞行器制造、低空基础设施、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多个低空经济产业链领域布局:广汽集团发布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和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,广州数科集团旗下海格通信成功研制“九天”重型无人机等等。

  据介绍,广州国资系统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,构建“1+2”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,承担48项国家级和133项省市级重大科技任务,研发经费投入超280亿元。同时,科技创新平台能级不断提升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、专精特新企业30家,分别累计391家、280家,数量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。

  去年,广州面向社会发布28个“揭榜挂帅”科技攻关项目,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900余项,打通科技成果应用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目前,国资系统各级研发机构累计827个、科技人员超5万人。

  目光回到当下,会上公布了2025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重点领域研发计划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33个合作项目共由14家国企牵头。其中,“AI”“大模型”“智能化”等前沿技术关键词频频出现。

 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,市属国企纷纷“破题”关键技术。

  广州数科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黄跃珍介绍,集团旗下运营的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已部署“满血版”DeepSeek-R1(6710亿参数),是全国首个率先开放了DeepSeek-R1昇腾适配版试用的政务级安全算力中心。

  “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。”黄跃珍谈到,广州数科集团在AI领域布局多年,自主研发了“望道”行业大模型,为政府、银行、企业等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。“我们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发展大势,与各类通用大模型紧密合作,助力广州数字经济蓬勃发展。”他说。

  “今年广汽主要从建设供应链生态、技术生态与服务生态三方面入手,其中技术生态建设将为广汽弥补自身短板、保证最终产品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。”冯兴亚举例谈到,关于汽车的自动驾驶或高级辅助驾驶技术,将通过自主研发与合资合作来保证产品自动驾驶水平领先。

  景广军则表示,广州工控将完善九级全过程创新链,牵头打造低空经济、人形机器人两个创新联合体和省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中心、省先进弹性体创新中心两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与鹏城实验室、生物岛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组建实体化创新平台,完成工信部增材制造相关项目建设,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  广州市国资委负责同志介绍,今年将推动企业建立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,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,创新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手段。鼓励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、首席技术官等,支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同时,强化平台建设,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,加快培育打造更多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领军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;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,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,主动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。

  ■声音

  多家国企单位“一把手”发言

  亮目标比决心 亮思路晒方法

  “广汽集团一季度将上市3款新车型,全力促销增产,冲刺一季度开门红。全年推出7款全新车型,产销跨越百万辆大关。将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魄力,坚定推进三年‘番禺行动’,全力挑战年度产销同比增长15%。”

  ——广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冯兴亚

  “展望2025,广州工控集团将对标广州‘12218’现代化产业体系,聚焦汽车零部件、智能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新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,聚力打造‘1个千亿级+3个五百亿级’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。力争完成集团2025年营收、利润双增10%等指标,市‘攻城拔寨’项目实现投资18.7亿元。”

  ——广州工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景广军

  “面向2025,广州数科集团力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的挑战目标。对标市委加快建设‘12218’现代化产业体系,做强做优做大‘优势存量’,拓展与扩张‘人工智能+’、空天产业、‘数据要素×’等‘未来增量’,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。”

  ——广州数科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黄跃珍